一、操作前:防护与检查双到位
1. 人员防护装备穿戴
必选装备:
防护眼镜 / 面罩:防止剪切时金属碎屑、润滑油飞溅入眼(尤其高速剪切场景)。
防切割手套:搬运板材或调整刀具时使用,禁止在送料或剪切时佩戴手套操作(避免手套卷入设备)。
防滑工装鞋:鞋底需防滑、防砸,避免油污或废料导致滑倒,同时保护脚部免受坠落工件伤害。
紧身工作服:禁止穿宽松衣物、佩戴项链 / 手链等饰品,长发需束入安全帽,防止被传动部件(如齿轮、皮带)卷带。
2. 设备与环境安全检查
(1)机械部件检查
刀具状态:
确认刀片安装牢固,无裂纹、崩刃或过度磨损(刃口钝化需及时更换或修磨)。
检查刀片间隙是否符合板材厚度(通常为材料厚度的 5%~10%,如 2mm 板材间隙 0.1~0.2mm),间隙过大易产生毛刺和变形。
传动系统:
查看皮带、链条张紧度是否合适,无松弛或断裂;齿轮箱油位正常,无漏油。
导轨、丝杠润滑良好,无干摩擦异响(可通过手动移动滑块检查顺畅度)。
防护装置:
急停按钮必须灵敏有效(按下后设备应立即断电停机,重启需手动复位)。
安全光栅、防护栏、刀具防护罩完整无缺,严禁拆除或短接(如用胶带固定光栅遮挡器)。
(2)电气与程序检查
电源与接地:
确认电压稳定(AC 380V±10%),接地保护可靠(接地电阻≤4Ω),避免漏电风险。
电气线路无老化、裸露或接头松动,控制柜门锁闭良好,防止粉尘进入引发短路。
程序与参数:
调用正确加工程序,核对剪切长度、速度等参数与工艺单一致,首次运行需先空切测试(无料状态下观察刀具运动轨迹)。
禁止擅自修改系统参数(如伺服增益、极限位置),如需调整需由专业人员操作。
(3)作业环境清理
移除设备周边杂物(如工具、废料、油污),保持通道宽度≥1.2m,确保紧急情况下人员可快速撤离。
卷材存放架稳固,避免倾倒;废料箱及时清空,防止碎屑堆积影响设备散热或引发火灾。
二、操作中:严守规范,全程监控
1. 人员操作禁忌
禁止单人作业:多人协同操作时需明确指挥信号(如手势、口令),避免误操作。例如,上料与剪切需同步确认,防止送料时人员手部未撤离危险区。
严禁违规触碰:
设备运行中,禁止用手直接调整板材位置、清理碎屑或测量尺寸,如需操作必须停机并断电。
禁止跨越防护栏或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入刀具运动区域(安全距离需≥500mm)。
专注度要求:操作时禁止玩手机、聊天或疲劳作业,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(如异响、振动、异味)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。
2. 上料与送料规范
材料固定:
卷料安装时需对齐放料架中心,用挡块或压板固定,防止卷材松脱甩出(尤其是高速剪切时)。
手工搬运板材时需两人配合,避免单手提拉导致扭伤或板材滑落砸脚。
送料操作:
必须通过送料辊或推料装置输送材料,严禁用手推送。送料时需确保板材平稳,避免倾斜或卡顿(可能导致刀具损坏或板材变形)。
薄材(如<0.5mm 铝带)送料时需降低速度,防止打滑或拉伸变形。
3. 加工过程监控
运行参数观测:
关注显示屏上的剪切次数、送料长度误差等数据,发现连续超差(如>±2mm)需停机校准。
液压机型需监控油温(正常≤60℃)、油压(如系统压力波动>10% 需排查泄漏或堵塞)。
异常情况处理:
若出现刀具异响(如 “啃咬” 声)、板材严重翘曲或设备剧烈振动,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严禁继续加工。
废料缠绕传动部件时,需先断电并锁定电源,再用工具小心清除,禁止徒手拉扯。
三、紧急情况与停机处理
1. 急停操作原则
遇以下情况需立即触发急停:
人员不慎接触危险区域或发生擦伤、卷入等意外。
设备失控(如刀具不受控运动)、电气元件冒烟或漏油起火。
安全防护装置失效(如光栅故障未停机)。
注意事项:急停后需先切断总电源,悬挂 “禁止合闸” 警示牌,再由专业人员排查故障,禁止未经许可复位重启。
2. 正常停机流程
完成加工后,先退刀至安全位置,关闭伺服电机和油泵,再切断总电源。
清理设备台面和导轨上的碎屑,用防锈油擦拭刀具和精密部件,防止生锈。
填写运行记录,注明设备状态、故障隐患及处理情况,便于交接班跟踪。
四、维护保养:安全始于日常
1. 日常维护要点
每日检查:
润滑系统:手动润滑点(如导轨油杯)需每日注油,自动润滑系统需确认油位和泵工作正常。
紧固件:检查机架螺丝、刀具固定螺栓是否松动(可用扳手逐颗确认)。
每周维护:
清洁电气柜:用压缩空气吹除灰尘(注意断电操作),检查线路接头是否松动。
测试安全装置:模拟遮挡光栅、按下急停按钮,确认设备停机响应时间≤0.5 秒。
2. 专业检修要求
每季度由电工检查接地电阻、电机绝缘性能;每年由机械工程师校准刀具平行度、送料精度(误差>±0.5mm 需调整)。
更换刀具、皮带等部件时,需由两人配合操作,避免部件坠落或工具掉落砸伤。
五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
培训与考核:新员工需通过安全操作培训并考核合格(含理论与实操),每年至少一次复训,强化应急处置能力。
风险警示标识:在设备危险区域(如刀具、传动带)张贴醒目标识(如 “禁止触碰”“高速运转”),使用黄色警戒线划分安全区域。
应急预案:制定剪切伤害、触电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,配备急救箱(含止血药、纱布、烫伤膏等),定期组织演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