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操作前准备
环境与设备检查
确保工作区域整洁,无杂物阻挡设备运行路径。
检查设备电源、气动系统(如有)、润滑系统是否正常,各部件螺丝无松动。
确认刀片安装牢固,刀刃无缺口或磨损,防护装置(如安全罩、急停按钮)完好。
材料与程序准备
根据加工需求,准备符合规格的板材(如厚度、材质),并清洁表面油污、杂质。
提前在数控系统中输入或调用加工程序(如剪切长度、数量、速度等参数),并核对程序正确性。
若需手动编程,需确保坐标、进给速度等参数设置符合工艺要求。
二、开机与参数设置
开机流程
接通设备总电源,开启数控系统电源,等待系统自检完成(如显示屏显示正常,无报警信息)。
启动辅助系统(如润滑泵、冷却系统),确认运行正常。
参数校准与对刀
通过手动操作(如手摇脉冲发生器)移动工作台或刀架,调整刀片位置,确保与定位装置对齐。
进行 “对刀” 操作:以板材边缘或指定基准面为参考,校准坐标系原点,确保剪切尺寸精度。
设定剪切速度(通常根据板材厚度调整,厚板低速、薄板高速)和送料长度。
三、加工操作流程
上料与定位
将板材平稳放置在工作台,通过挡板、夹具或真空吸附装置固定,避免加工时移位。
使用光电传感器或手动方式确认板材定位到位(与程序设定的起始位置一致)。
自动运行与监控
在数控系统中选择 “自动模式”,按下 “循环启动” 按钮,设备开始自动送料、剪切。
全程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注意是否有异常噪音、振动或报警提示(如过载、超程、刀具磨损报警)。
实时检查首件产品尺寸精度(如用卷尺测量剪切长度),如有偏差,立即暂停调整程序或刀具。
手动干预与紧急情况处理
如需中途调整参数,可切换至 “暂停” 或 “手动模式”,修改后继续运行。
遇突发故障(如刀片卡顿、板材变形),立即按下 “急停按钮”,切断电源,排查故障并记录报警信息,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处理。
四、关机与维护保养
正常关机流程
加工完成后,退出自动模式,关闭辅助系统(润滑、冷却)。
将刀架移动至初始位置,切断数控系统电源,最后关闭总电源。
日常维护
清洁设备表面及工作台,清除残留的金属屑、油污。
检查刀片磨损情况,定期更换或研磨刀片(根据加工频率,建议每周或每加工一定数量后检查)。
对导轨、丝杠等传动部件加注润滑油,确保润滑系统通畅。
记录设备运行时间、故障情况及维护内容,建立保养档案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人员防护
操作时需佩戴防护眼镜、手套,穿防滑鞋,禁止佩戴首饰或松散衣物,避免卷入运动部件。
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设备,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触摸刀架、传动机构。
电气与机械安全
禁止擅自修改数控系统参数或拆卸电气元件,维修需由专业人员进行。
定期检查电缆线、气管是否老化破损,避免短路或漏气引发事故。
应急处理
发生触电、火灾等紧急情况,立即切断电源,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,并及时报警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
问题:剪切尺寸偏差大
可能原因:程序参数错误、刀具磨损
解决方法:重新核对程序,更换刀片
问题:板材边缘毛刺多
可能原因:刀片间隙过大、刀刃钝
解决方法:调整刀片间距,研磨或更换刀片
问题:设备运行异响
可能原因:部件松动、润滑不足
解决方法:紧固螺丝,检查润滑系统
问题:送料不顺畅
可能原因:定位装置故障、板材变形
解决方法:校准定位装置,更换合格板材